养鹦鹉鱼常备的药
鹦鹉鱼的常用药
1、高锰酸钾:这种药物对鹦鹉鱼的外伤和细菌感染有很好地治疗效果。鹦鹉鱼比较好斗,经常会出现受伤的情况,所以高锰酸钾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。土霉素、庆大霉素:这两种都属于消炎类的药物,主要是针对感染、发炎等疾病。痢特灵:这种药物主要是治疗鹦鹉鱼肠胃疾病的。
2、鹦鹉鱼的常用药有:高锰酸钾、甲基蓝 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:肤霉病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,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,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,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。
3、养鹦鹉鱼必备几种药:甲硝唑、黄粉、甲基蓝、庆大霉素,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食盐、棉签等。饲养鹦鹉鱼总有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,备一些常用药,以备不时之需。养鹦鹉鱼只要保持水质干净稳定,鱼一般很少得病的。平时一定要保持水质清洁,多通风,晒晒太阳,增强鹦鹉鱼的体质。
4、鹦鹉鱼是一种十分敏感的鱼类,容易感染各种疾病。因此,养鹦鹉鱼必备的药物之一就是杀菌药。常见的杀菌药有硫酸铜、甲鲶酚、氯化汞等,这些药物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,能够有效防治细菌、真菌和寄生虫等疾病。 氧化剂 氧化剂是另外一种经常用于鹦鹉鱼养护的药物。
5、在给鹦鹉鱼使用土霉素时,需要按照1升水放100毫克土霉素的比例来使用。当然这个是常规用量,具体还是要根据鱼儿的病情来决定。在使用土霉素时,最好每天换水,还要再加入等量的土霉素。还要注意停止喂食,什么时候不下药,什么时候开始喂食。
6、内服药如纳克菌、鱼服康、磺胺胍等,外用药如浴菌洁、呋喃西林、庆大霉素、土霉素、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,均能取得较好疗效。其实,导致鹦鹉鱼不吃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。水温的变化,水质的恶化、鱼饲料劣质不合口味、鹦鹉鱼生病等等,这些情况也都会导致鹦鹉鱼不吃食。
养鹦鹉鱼必备几种药
1、高锰酸钾:这种药物对鹦鹉鱼的外伤和细菌感染有很好地治疗效果。鹦鹉鱼比较好斗,经常会出现受伤的情况,所以高锰酸钾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。土霉素、庆大霉素:这两种都属于消炎类的药物,主要是针对感染、发炎等疾病。痢特灵:这种药物主要是治疗鹦鹉鱼肠胃疾病的。
2、养鹦鹉鱼必备几种药 杀菌药 鹦鹉鱼是一种十分敏感的鱼类,容易感染各种疾病。因此,养鹦鹉鱼必备的药物之一就是杀菌药。常见的杀菌药有硫酸铜、甲鲶酚、氯化汞等,这些药物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,能够有效防治细菌、真菌和寄生虫等疾病。 氧化剂 氧化剂是另外一种经常用于鹦鹉鱼养护的药物。
3、养鹦鹉鱼必备几种药:甲硝唑、黄粉、甲基蓝、庆大霉素,还可以适当准备一些食盐、棉签等。饲养鹦鹉鱼总有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,备一些常用药,以备不时之需。养鹦鹉鱼只要保持水质干净稳定,鱼一般很少得病的。平时一定要保持水质清洁,多通风,晒晒太阳,增强鹦鹉鱼的体质。
4、鹦鹉鱼的常用药有:高锰酸钾、甲基蓝 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:肤霉病 为了防止水霉病的发生,应注意操作时尽量防止损伤鱼体和寄生虫咬伤,并可在水中投入少量食盐,以抑制水霉病的发生。
5、主要是养好水,水好了什么药都不用,你要掌握缸大,鱼少,有过滤,根据鱼的多少,水质好坏决定换水次数,1-7天换三分之一。水要和缸里水温度差不太多, 鹦鹉鱼很好养,喂鹦鹉增色饲料可保红色鲜艳。每天或隔天喂一次,5分钟吃完即可。
6、内服药如纳克菌、鱼服康、磺胺胍等,外用药如浴菌洁、呋喃西林、庆大霉素、土霉素、痢特灵等药物经稀释后泼洒或浸浴,均能取得较好疗效。其实,导致鹦鹉鱼不吃食的原因是比较多的。水温的变化,水质的恶化、鱼饲料劣质不合口味、鹦鹉鱼生病等等,这些情况也都会导致鹦鹉鱼不吃食。
鹦鹉鱼土霉素怎么用,鹦鹉鱼常见疾病有哪些
鹦鹉鱼土霉素怎么用 鹦鹉鱼使用土霉素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,平时对鱼缸进行杀菌消毒时可以使用,鹦鹉鱼患上烂鳃病、白点病、烂鳍病、肠炎等,都需要用到土霉素治疗。土霉素的副作用和毒性较小,经过鱼体后,排出的时间也比较快,所以很多养鱼爱好者都会常备土霉素。
治疗热带鱼肠炎通常使用土霉素精粉。具体使用方法:水温要保持在28度到30度之间,水中放入百万分之五(5ppm)的土霉素精粉。第一天加放百万分之一至二(1~2ppm)的孔雀石绿(只有第一天加孔雀石绿);每天换1/4的水按比例给药,3日内停止喂食;给药期间加大盐量。
眼睛突出是水质过差造成的,首先加强水体质量,过滤效率,可用抗生素治疗:土霉素每100升水放3片,每天换1/3水补药。用药5~7天可好转。或用红霉素眼药膏一天抹于患处2~3次直到病情好转。或彩虹鱼眼宝对治疗此病有很好的疗效。最简单有效的办法,手边准备足量的大盐(不是我们食用的细盐)。
外伤鱼 - 这种鱼的粘膜非常细腻,因此容易受到伤害并感染霉菌和细菌。治疗方法包括直接在外伤处涂抹红药水,或将病鱼浸泡在四环素、土霉素、青霉素等稀溶液中进行药浴。 小瓜虫病(白点病) - 病鱼会在水草、石块上摩擦身体,导致白色斑点出现。这种病传染速度快,需及时治疗。
鹦鹉鱼换水后加什么药
1、消毒杀菌剂:如果鹦鹉鱼出现因水质变化导致的细菌性疾病,可在换水后加入适当的消毒杀菌剂,如二氧化氯、高锰酸钾等,用以消灭水中的有害细菌,保障鱼群健康。水质调节剂:换水后可适量添加水质调节剂,用于稳定水质参数,如酸碱度、硬度等,有助于鹦鹉鱼应对环境压力,减少应激反应。
2、鹦鹉鱼换水后不用放东西,如果缸内硝化系统不好,可以放一点硝化细菌。换水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水质,但要注意的是,不要频繁换水,每次也不能换太多,不然可能会产生副作用,对鱼儿造成一定的刺激,受刺激的鱼儿可能会充血趴缸。通常一周给它换一次就可以了,每次要换四分之一左右。
3、是血鹦鹉吧,最多换水3分之2,放药要小心,一般不用放药,确实要用的话放0.3%高锰酸钾。
4、也有可能是大量换水造成鱼体产生应激反应,这时候可以内服一些抗应激类的药物,如抗应激VC,应急活力素等,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
5、在给鹦鹉鱼使用土霉素时,需要按照1升水放100毫克土霉素的比例来使用。当然这个是常规用量,具体还是要根据鱼儿的病情来决定。在使用土霉素时,最好每天换水,还要再加入等量的土霉素。还要注意停止喂食,什么时候不下药,什么时候开始喂食。
6、死鱼有可能是你水的温度升高的太快了。你可以把温度先回复原来的温度,然后加点硝酸亚汞(现在有可能叫白点净什么的),按说明使用不要加的太多啊!!会有毒的。白点病很好治的,治疗方法得当别的鱼应该是没事的。